关于此网站

建站过程

从本科期间就一直计划着建立个人博客,但是碍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,一直拖到本科毕业都没有建成网站。而这次疫情期间,我在4月初前往长沙找QZ同学交流。在游览岳麓山的途中,我了解到他也正在建立个人博客。所以非常巧合的,我便向他请教了相关细节,并在他的帮助下建成了现下这个网站。再次声明,非常感谢QZ同学给予的帮助与全程的细节讲解和指导。想了解建立网站具体过程的朋友可以在如下网站找到途径:

建立个人网站,无非就是想把积累的知识和感悟记录下来,方便今后查看和交流。对于个人而言,我也能在纵向时间上进行自我交流,自我纠错和反省。建立个人网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由,没有平台的约束,也没有审核机制的烦恼。

下面展示一些网站未来会更新的内容:

    物理

记录物理学习上的感悟并整理有关科研课题的内容,包含文章的检索分类关键信息总结。记录学习物理过程中,部分专业书籍的笔记答案整理。以及记录本科和硕博阶段部分重要课程的笔记和知识总结,方便今后查看和交流,例如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宇宙学场论等。

关于整理的知识性内容,我会尽量按照我所理解的逻辑体系来梳理,而不是依照历史顺序。因为讲历史是很麻烦的事,并且教科书和网上都有对历史的完整陈述。另外,从现代物理的基本假设和逻辑出发,很多物理理论的出现会变得合理和自然。当我们完全更换我们的底层假设和理论的基本框架,整个理论大厦的面貌大部分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,但偶尔也会出现相似的地方,例如全息对偶。

    数学

我想突出数学作为逻辑最为严谨学科的特征。所以会主要记录一些数学理论中的定义推论,以及数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物理对应,例如线性代数群论复变函数等。还会记录有关领域的初浅涉猎,例如概率论与统计,逻辑学和拓扑学等。

    代码

计算机语言是按需来学的。基于我目前的需求,会上传一些能模拟某些物理过程的代码,以及一些能计算复杂物理公式的代码,例如复变积分,费曼图计算和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等。我也会上传课题研究时,自己写的一些比较实用的代码,比如简化的早期宇宙演化模型和标准模型的一圈图重整化修正等。用到的编译软件主要是MathematicaSublim Text,语言主要是Wolfram LanguageLatexPython

    写作

刊登个人的诗歌文章,摘录的书籍内容以及读书笔记

    绘画

上传个人创作的漫画绘画作品,以及学习新的绘画技巧过程中的试水作品和心得体会。

    旅行

上传个人的旅行日志旅游攻略,包括国内外自由行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等。

    收藏分享

主要用于收藏论坛,博客,课程和讲座网站等。也会收藏一些好玩的网站,然后把他们分好类便于查看。目前我的网站都集中在Chrome里,所以会花时间转到这里。以及会收藏一些音乐,电影等人文艺术类的内容。

    其他

除了上面罗列的分类,还有一些目前没有想到的分类,都会先归类到其他。

关于站名

消失点 ,英文名是 vanishing point ,其表示平行线的视觉相交点。比如你看两条平行的公路,当你望向很远处时,它们的延长线会相交于一点。这个视觉延伸的汇聚地就是消失点。

当人们的视觉经验“近大远小”应用到低维世界时,就会产生“消失点”的错觉。本质上,消失点在三维世界并不存在,其只不过是三维世界映射到二维平面时衍生出的奇异点。奇异点,就是从平面系统中任意一点出发,都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到的点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我们发现平面奇点和消失点的相似性。

  • 据卡拉比-丘定理的描述,我们的宇宙在十维时空下能保证理论的完整性和自洽性,其中包括允许超对称性的存在等等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,按这个理论描述的,是十维时空在四维时空上的投影。若把更高维的时空映射到我们的四维时空,就会产生类似二维平面中的消失点。四维时空的“消失点”可以说就是2+1维的黑洞视界。当然这样的陈述并不可靠,但是能提供一种联想的思路。从这个角度看,物理学中既迷人又令人困惑的黑洞,触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最艰深矛盾的,就是四维时空的消失点。
  • 若把所有学科的研究比喻成蜿蜒曲折的公路,在宇宙的时间尺度来看,这些公路近似相互平行。那么在遥远的未来,它们会相交于一点,大自然的真理。我相信,所有科目的研究会在最后的终点相遇,这个终点就是认知领域的消失点。
  • 每当我们观察近处的局部细节,并琢磨其发展的基本规律。这时候看向远方,从全局去把握和考量,就会发现在远处可能会有一个极简的描述。从这个角度看,消失点,又有一层鼓舞人心的寓意。

现在回到我们的“站名”消失点 ,它有三层寓意。消失点源于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觉本能,它是那么不真实又吸引人,就像迷茫沙漠中的海市蜃楼,汪洋大海上的虚无灯塔。

回到开头

打赏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Apache License 2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  • © 2020 Xie, Tianyou
  • Powered by Hexo Theme Ayer
  • PV: UV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